历年考研政治真题多选题回顾三
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试题及其答案与解读 二、多项选择题:16~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答案】AC 【分析】本题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题目中说法表明世界的各要素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往往需要通过某种物质的手段或者中介来实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些表现为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人为的,因而不选B;这种联系也一定需要通过意识或者信息来实现,因而不选D。可以说信息是人类社会或者人与人之间普遍联系的基础,但不能绝对的说是整个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物质世界反而是信息的基础。 17、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A、是有层次的 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答案】ABD 【分析】本题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这三大规律都属于社会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们能够主观创造的,因而不选C。 18、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 A、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 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C、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ABD 【分析】本题考点:绝对地租的含义及形成。 绝对地租是指由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所导致形成的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而在当代,绝对地租主要来自于农产品的垄断高价,来自于工资和利润的扣除。 选项C是级差地租的特点,故而不选。 19、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BCD 【分析】本题考点: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私有制与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私营经济肯定要受到公有制的影响和制约,而且我们还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故而不选A。 20、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 A、道德为支撑 B、行政为主导 C、产权为基础 D、法律为保障 【答案】ACD 【分析】本题考点:规范市场秩序的要求。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问题做了精辟阐释:“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1、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AC 【分析】本题考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 题目中的说法表明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产阶级。 2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 A、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足 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答案】ABCD 【分析】本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面临的特殊困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面临的特殊困难包括,封建主义思想的深远影响,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广大党员文化水平很低和共产国际的影响等。 23、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答案】BD 【分析】本题考点: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24、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答案】ABC 【分析】本题考点: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5、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服务业全面发展 【答案】ABD 【分析】本题考点: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方向,因而不可能主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故而不选C。 2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答案】ABCD 【分析】本题考点:依法治国及其意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它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7、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有效执政 【答案】ABC 【分析】本题考点:2004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2004年9月19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 A、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B、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C、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D、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答案】ABCD 【分析】本题考点:2004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题干中的四个选项都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29、从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朝核问题第一、二、三轮六方会谈均在北京举行,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A、提出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总体目标、方向和途径,并得到广泛认同 B、推动形成了六方会谈框架,现已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C、发挥了作为东道主的斡旋和调停作用,得到各方面的肯定 D、促成了朝韩双方《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的签订 【答案】ABC 【分析】本题考点:2004年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D项《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1991年底签订的,在时间上不合适。 30、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 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答案】ABCD 【分析】本题考点:2004年度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