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考研_建筑史真题及答案七
建筑学考研_建筑史真题及答案七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结构特征(附图说明) 答: 释迦塔为阁楼式塔,高67.31米,建于辽代,是我国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之木塔,也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平面八角形,金箱斗底槽、副阶周匝;外观五层,内部九层空间,其中四层是作为结构层的暗层,整体结构为殿阁型构架;全塔自下而上由砖石台基、木构塔身、砖砌刹座、铸铁塔刹四部分组成。 释迦塔的结构特色: ①采用暗层形成了刚体的结构层,相当于每一层使用空间的基座,暗层由梁柱与斜向支撑组成,加强了整体的刚度。 ②桁架筒体结构构成塔身,是现代高层筒体结构的先驱; ③叉柱造形成稳定的结构,由下至上通层递收,包括层高、出檐、柱子等,整体匀称,有韵律感; ④根据部位不同,使用160多种斗栱,形成柔性的榫卯结构,部分抵消水平力、垂直力,有利于抗震,使其有很大牢固性。 释迦塔经历900多年的漫长岁月,遭遇大风暴和多次大地震,依然鼎立,充分显示其结构之坚固。 木塔的优良结构性能是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的结果: (1)采用八角形的平面,比正方形平面减少5%的风压,有利于抗风性能的增强; (2)底层副阶周匝和外槽直径都很大,使塔的总体比例偏于粗壮,有利于高宽比的稳定; (3)采用内外槽双层套筒式的平面和结构(相当于把中心塔柱扩大为内柱环)大大加强了塔的整体刚度; (4)采用殿阁型构架,由塔身各层斗栱和平坐斗栱组成9个铺作层,形成9道强有力的刚性环; (5)在平坐暗层内添加立柱、斜撑,把平坐柱网与其上下铺作层连接成整体框架,使4个暗层变成4个刚性层; (6)合理安排门窗和楼梯; (7)尽量少用大料,多用小料:短柱小料有效减轻了塔身的自重。9层塔柱均为叉柱造; (8)加固底层的最不利环节,将荷重最大、柱身又最高的底层内外槽柱,用厚砖墙包砌,起到了稳定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