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社会总资本运动公式傻瓜版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是通过2大部类之间的三次交换得到实现的:具体举例说明:假定社会总资本为9000 第1部类:4000(c)+1000(v)+1000(m) =6000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假定是钢铁厂。 第2部类:2000(c)+ 500(v)+ 500(m) =3000 生产消费品的部门假定是面包厂。 关于3次交换: ①第1次交换:是指第1部类中的4000(c),这4000(c)是第1部类当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为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可以继续进行,必须在第2年补充生产资料,而第1部类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所以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比如说:钢铁厂把它的钢铁给机床厂造机床,机床厂把机床给了煤矿采煤,煤矿把煤炭给钢铁厂炼铁。所以结论是:第一部类的4000(c)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从而完成第一次交换。 ②第2次交换:是指第2部类中的500(v)+ 500(m), 500(v)+ 500(m)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目前讨论的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而不是扩大再生产,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都是用来消费的,而别不通过资本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所以500(v)+ 500(m)就是第2部类在当年生产中所消耗的消费品,为了可以继续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对这个部分进行补充,而第2部类就是生产消费品的部类,所以500(v)+ 500(m)完全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得到实现。比如说:面包厂生产面包,而资本家和工人都是庸俗之人,他们的消费品就是大面包。所以,结论就是:第2部类的500(v)+ 500(m)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 ③第3次交换:第1部类的1000(v)+1000(m)是第1部类当年消耗的消费品,但是第1部类生产生产资料,这个部分不能通过内部交换实现;第2部类的2000(c)是第2部类当年消耗的生产资料,但是第2部类生产消费品的,这个部分也不能通过内部交换实现;为了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可以顺利进行,必须2个部类之间进行交换,结论: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公式(1个基本公式+2个引申公式) ①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基本公式1: Ⅰ(v+m)=Ⅱc ②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1: Ⅰ(c+v+m)=Ⅰc+Ⅱc ③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2: Ⅱ(c+v+m)=Ⅰ(v+m)+Ⅱ(v+m) 对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含义的阐述: ①对公式含义阐述的时候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把2个引申公式的左侧都看作“供给”右侧都看做“需求”。 即:在引申公式1中:Ⅰ(c+v+m)是社会当年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是供给;Ⅰc+Ⅱc是第1、2部类当年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即:在引申公式2中:Ⅱ(c+v+m)是社会当年生产的全部消费品,是供给;Ⅰ(v+m)+Ⅱ(v+m)是第1、2部类当年对消费品的全部需求。 ②对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1: Ⅰ(c+v+m)=Ⅰc+Ⅱc 含义的阐述: 答: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可以实现,那么社会当年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能够满足第1、2部类当年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进行补偿的要求。 ③对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2: Ⅱ(c+v+m)=Ⅰ(v+m)+Ⅱ(v+m)含义的阐述: 答: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可以实现,那么社会当年生产的全部消费品必须能够满足第1、2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当年对消费品的全部要求。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 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研究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 原则1:既然是扩大再生产,那么资本家的m不能都用来进行消费,他必须拿出来一部分进行资本积累,所以资本家现在消费的部分是m/x 原则2:既然是扩大再生产,那么社会供给的就要比社会当年需求的要大一些。这个原则的具体应用将导致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2个基本公式的出现。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公式(2个基本公式) ①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基本公式2推导: 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1: Ⅰ(c+v+m)=Ⅰc+Ⅱc ;目前要扩大再生产: Ⅰ(c+v+m)>Ⅰc+Ⅱc 即:Ⅰ(v+m)>Ⅱc 基本公式2 ②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基本公式3推导: 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的引申公式2: Ⅱ(c+v+m)=Ⅰ(v+m)+Ⅱ(v+m)目前要扩大再生产: Ⅱ(c+v+m)>Ⅰ(v+m/x)+Ⅱ(v+m/x)即:Ⅱ(c+m-m/x)>Ⅰ(v+m/x) 基本公式3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1个基本公式+2个引申公式) ①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公式4:Ⅰ(v+△v+m/x)=Ⅱ(c+△c) ②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引申公式1:Ⅰ(c+v+m)=Ⅰ(c+△c)+Ⅱ(c+△c) 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引申公式2:Ⅱ(c+v+m)=Ⅰ(v+△v+m/x)+Ⅱ(v+△v+m/x) ③第Ⅰ部类生产为第Ⅱ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Ⅱ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反之,第Ⅱ部类生产为第Ⅰ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又规定着第Ⅰ部类的积累规模。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规模,归根结底要受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物质资料数量的制约。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4)具体举例说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前面我们曾经举例说明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现在我们举例说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也是通过2大部类之间的三次交换得到实现的: 具体举例说明:假定社会总资本为9000 第1部类:4000(c)+1000(v)+1000(m) =6000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假定是钢铁厂 第2部类:1500(c)+ 750(v)+ 750(m) =3000 生产消费品的部门假定是面包厂 A首先要考查,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能否发生,即是否满足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如果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想能够发生,必须满足前提条件:Ⅰ(v+m)>Ⅱc 通过题目可以知道:Ⅰ(v+m)=2000;Ⅱc=1500;Ⅰ(v+m)>Ⅱc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满足的。 B要发生了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就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拿出来进行资本积累。我们在这里进行假设: ①假设第1部类的资本家拿出500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把其中的400作为不变资本的追加△c;把100作为可变资本的追加△v,则: 4000(c)+400△c +1000(v)+100△v +500(m/x) =6000 ②假设第2部类的资本家拿出150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把其中的100作为不变资本的追加△c;把50作为可变资本的追加△v,则: 500(c)+100△c + 750(v)+50△v + 600(m/x) =3000 C通过2次假设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4和两个引申公式进行验证: ①通过两次假设我们验证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公式4:Ⅰ(v+△v+m/x)=Ⅱ(c+△c) 因为:Ⅰ(v+△v+m/x)=1600 ; Ⅱ(c+△c)=1600 所以Ⅰ(v+△v+m/x)=Ⅱ(c+△c) ②通过两次假设我们验证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引申公式1: Ⅰ(c+v+m)=Ⅰ(c+△c)+Ⅱ(c+△c) 因为:Ⅰ(c+v+m)=6000;Ⅰ(c+△c)+Ⅱ(c+△c)=4000+400+1500+100=6000 所以:Ⅰ(c+v+m)=Ⅰ(c+△c)+Ⅱ(c+△c) ③通过两次假设我们验证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引申公式2: Ⅱ(c+v+m)=Ⅰ(v+△v+m/x)+Ⅱ(v+△v+m/x) 因为:Ⅱ(c+v+m)=3000 ;Ⅰ(v+△v+m/x)+Ⅱ(v+△v+m/x)=1000+100+500+750+50+600=3000 所以:Ⅱ(c+v+m)=Ⅰ(v+△v+m/x)+Ⅱ(v+△v+m/x) D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假定剩余价值率是100%,那么在下一年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再一次进行的时候,社会构成将会是: 第1部类:4400(c)+1100(v) +1100(m) =6600 第2部类:1600(c)+ 800(v) + 800(m) =3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