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
四、毛泽东思想重点之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与基本特征(国情)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成熟以后):经济(物质力量)、政治保证、国际 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道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五、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形成与发展 2、科学含义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主要特征:十七大——新的阶段性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①改革开放——七 改革: 1.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对外开放: 依据: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观题) ①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效益 ②引进来走出去 ③维护国家安全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八 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分配与再分配)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九 我国的国体与政体: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本任务与基本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 深化体制改革 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一 科学含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重要意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 三步走战略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特点 目标: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 十二 、祖国统一的构想——一国两制 十三、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人民、爱国统一战线、国防军队)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