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指导:邓论和三个代表51个核心考点(5)
3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08新增,关注) (1)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教育民主等内容。(多选注意) (2)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造条件。 (3)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3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八)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同时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三者统一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08年新增)重点 关注 ①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②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同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5)尊重和保障人权(07年新加)★★★ ①人权,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②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 3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八)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3)依法治国的意义: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九)次重点 (1)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 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重要目标和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①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统一。 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 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九)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九) (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①思想道德建设分为: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 ②在思想建设中,首先要抓好理论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 ③理想建设是核心,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 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②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③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④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九)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坚持党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多选) ①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②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③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08年新加)重点 关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 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