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模拟练习及答案(单选15)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平、司法公正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2.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 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 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1、 (A) (1)本题考查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中关于宪法的基本原则的识记。 (2)通过宪法的规定来考查法治原则的基本内容。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 治国,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应获得普遍的服从。要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 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本题采用正选法即可选出正确选项是A。 2、 (B) 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机遇的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 互作用的,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机遇属于偶然性的表现。在掌握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在观察事物所遇到的机遇,显然首先是现象,属感 性认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理性的认识,故B是正确选项,最佳选项。 3、 (A) 本题是考查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理的应用,属间接性试题。“民以食为无”,说明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一切活动。所以,本题A 项正确。B、C、D项观点错误。A项是正确选项。 4、 (B) 本题考查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由于“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也不是说 “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更不能说是由于“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归根到底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 决定力量,而生产力主要的载体、主体就是人民群众。所以B项是正确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