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张闻天 2.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这种认识成为全党的共识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延安整风以后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七大以后 3.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首次写进党章的是 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共同点在于 A.有着共同面对的时代背景 B.有着共同面对的历史任务 C.有着共同的具体内容 D.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 A.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B.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C.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D.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定 7.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毛泽东完整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科学含义的著作是 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实践论》《矛盾论》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8.坚持实事求是,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定。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制定并贯彻了合乎中国实际的路线,根本原因也在于重新确立和坚持贯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实事求是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理论联系实际 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最深刻根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所决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在要求 D.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 1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战略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 1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石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4.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 A.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放松 B.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懈怠 C.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不后退 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B.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D.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方案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提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这一论述表明 A.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具体运用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 B.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不适用当代中国,应该用新的理论成果取而代之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不同的主义 3.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在于 A..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都是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4.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调查研究 D.独立自主 5.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理论形态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指南 B.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8.邓小平说:“从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这句话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关系,下列关于两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完全照搬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9.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这是因为实事求是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鲜明的政治立场 B.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C.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D.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0.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A..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B.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C.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D.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作为推动实现战略目标被比喻为“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2.“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下面关于“四个全面”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B.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C.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D.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解析】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故C正确。选项A李大钊及党内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选项BD为干扰项。 2.【答案】B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解析】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开始关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而到延安整风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选项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选项C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选项D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解析】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可以直接排除其他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解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两者所面对的时代背景、历史任务、具体内容是不同的。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历史任务是革命和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历史任务是建设与改革,具体内容十个方面。因此根据题意排除选项ABC,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解析】1997年9月召开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因此,可以直接排除选项ACD,故正确答案为B。 6.【答案】B 【考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解析】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选项B正确。选项A是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中的哲学论证。选项C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选项D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此,可以排除选项ACD,故正确答案为B。 7.【答案】B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解析】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完整界定思想路线科学含义,选项B正确。选项A《反对本本主义》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选项C《实践论》《矛盾论》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选项D是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此,可以排除选项ACD,故正确答案为B。 8.【答案】C 【考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解析】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选项C正确。选项A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选项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选项D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因此,排除选项ABD,故正确答案为C。 9.【答案】D 【考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在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选项A、B、C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基本特征,故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C 【考点】理论成果的精髓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选项A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选项B、D无关,因为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 11.【答案】D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第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第三,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其中问题意识和情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最深刻根据,它集中体现了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因此,排除选项A、B、C,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A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因此,排除选项B、C、D,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C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第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第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第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排除选项A、B、D,故正确答案为C。 14.【答案】D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所以,一定要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放松,坚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懈怠,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不后退,但是归根结底,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时,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因此,排除选项A、B、C,故正确答案为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解析】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所以马克思主义不能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方案,因此选项D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C。 2.【答案】AB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解析】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但具体运用还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生搬硬套,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说法错误。选项D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超越,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排除选项C、D,故正确答案为AB。 3.【答案】ABC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解析】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都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目标;都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都是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选项ABC正确。选项D表述错误,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故正确答案为ABC。 4.【答案】ABD 【考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选项C为干扰项。故正确答案为ABD。 5.【答案】ABC 【考点】毛泽东思想 【解析】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选项D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故正确答案为ABC。 6.【答案】AC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问题。选项B为干扰项。故正确答案为ACD。 7.【答案】BC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选项A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指南,不涉及革命。故正确答案为BCD。 8.【答案】ACD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完全照搬,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故正确答案为ACD。 9.【答案】BCD 【考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解析】该题属于识记题。选项A为干扰项。一直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CD。 10.【答案】ABCD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第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第三,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故正确答案为ABCD。 11.【答案】BC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第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第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第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排除选项A、D,故正确答案为BC。 12.【答案】ABCD 【考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第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第四,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第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或“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故正确答案为A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