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企业管理专业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A. 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B.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 C. 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致认可的目标 D.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一致认可的目标 2.“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 [ ] A. 控制性 B.目的性 C. 体性 D.开放性 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C. 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D.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高的企业环境状态属于 [ ] A.简单动态 B.简单稳定 C. 复杂稳定 D.复杂动态 5.在计划工作的程序中,估量机会所处的阶段是 [ ] A. 在计划工作开始之后 B.在计划工作开始之前 C.在制定目标之后 D.在方案评价之后 6.某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应该按照计划时间完成施工任务,但在制订施工进度计划时却要考虑到出现雨季不能进行露天作业的情况,因而对完成任务时间的估计要留有余地,这遵循的是 [ ] A. 改变航道原理 B.灵活性原理 C. 许诺原理 D.限定因素原理 7.随着电冰箱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各冰箱厂家在改进产品设计,增加产品功能、改善售后服务等方面绞尽脑汁,不断推陈出新。这种竞争战略是 [ ] A. 集中化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分散化战略 D.总成本领先战略 8.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预测的方法是 [ ] A.回归分析法 B.移动算术平均法 C.指数滑动平均法 D.直观法 9.德尔菲法属于 [ ] A. 时间序列预测法 B.联立模型法 C.直观型预测法 D.周期变动分析法 10.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次属于 [ ] A.作业管理层 B.运行管理层 C.战术计划层 D.战略规划层 11.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 职能职权介于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之间 B.直线职权介于职能职权与参谋职权之间 C.参谋职权介于直线职权与职能职权之间 D.三种职权相互独立,没有联系 12.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倘若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这句话强调的人员配备原理是 [ ] A. 不断培养原理 B. 公开竞争原理 C.用人之长原理 D.权责利一致原理 13.企业中车间主任应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是 [ ] A.管理能力 B.技术能力 C.安全能力 D. 会计能力 14.最早采用质量改进团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是 [ ] A. 美国企业 B.日本企业 C.德国企业 D.英国企业 15.团队类型中,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属于 [ ] A. 过程改进团队 B.工作团队 C. 自我管理团队 D.其他团队 16.下述沟通形式中,属于非正式沟通形式的是 [ ] A. 链式沟通 B.环式沟通 C.轮式沟通 D.集群连琐 17.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的预算是 [ ] A. 可变预算 B.零基预算 C.生产预算 D.管理费用预算 18.在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察觉并及时采取某些纠正措施所进行的有效控制是 [ ] A. 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 间接控制 D.直接控制 19.企业内的仓储管理属于 [ ] A. 价值管理系统 B.财务管理系统 C.物流管理系统 D.供应链管理系统 20.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 [ ] A. 高级管理 B.部门经理 C. 专业人员 D.监控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21.管理学的特点包括 [ ] A. 一般性 B.特殊性 C.多科性 D.历史性 E.实践性 22.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 [ ] A. 目的性 B.主导性 C.普遍性 D.经济性 E.实践性 23.衡量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标志有 [ ] A. 决策的目标 B.决策的数目 C.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 D.决策者的工作风格 E.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24.对管理者进行考评的方法有 [ ] A. 考试法 B.群众评议法 C. 成绩记录法 D. 对比法 E.自我考评法 25.沟通的原则包括 [ ] A. 明确的原则 B.灵活的原则 C. 完整性原则 D.使用正式组织的原则 E.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 26.管理道德 27.职位设计 28.公开竞争原理 29.团队 30.例外情况原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 31.霍桑试验的结论包括哪几个要点? 32.目标管理的局限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3.简述“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质及管理思想。 34.简述预算的三种基本类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35.试论述组织工作的内容。 36.结合实际论述领导者应具备的用人艺术。 六、案例分析题 37. 赵林是某汽车零件制造厂的副厂长,分管生产。一个月前,他为了搞好生产,掌握第一手资料,就到第一车间甲班去蹲点调查。一个星期后,他发现由于奖金太低,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不高,所以每天产量多的工人生产二十几只零件,少的只生产十几只。 赵林和厂长等负责人商量后,决定搞个定额奖励试点,规定每天每人以生产 20只零件为标准,超过20只零件后,每多生产一只零件奖励2元。奖励方法实施后,全班二十三个人都超额完成任务,最少的每天生产29只零件,最多的每天生产42只零件。这样一来,工人的奖金额普遍超过了工资额,使其他班、其他车间的工人十分不满。为了平息工人的不满情绪,他们又修改了奖励标准,每天的工作定额为30只零件,每超过定额一只零件奖励2元。这样一来,全班平均每天只生产维持33只左右,最多的人不超过35只,赵林观察后发现,工人并没有投入全力生产,在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只要30只任务完成,他们就开始休息了。他不知道应 如何进一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赵林在激励员工时有哪些不妥之处?为什么? (2)你认为如何能做到有效的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