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现代汉语考研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参考答案见第三、四页 一、填空题(30分) 1、语言符号的能指是______,所指是________。 2、客家方言以________为代表,南京、镇江等地属江淮方言,即所谓的_____。 3、现代汉语能运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轻声和儿化等方式构成无限多的新词。 4、声调的不同是由_________来决定的,普通话中的“报酬”和“报仇”中的“仇”和“愁”的不同主要是________的不同造成的。 5、普通话声母中的擦音有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浊音,其它的是清音。 6、跟所有的齐齿呼、撮口呼的韵母都可相拼,不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是_______。 7、商代用金文,又叫________。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是________,由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一种过渡字体是________ 8、根据“六书”可知,“信、眉、至、问”分别属于______字、_____字、______字、_____字。 9、从复合词合成词中的语素的结合方式来看,取笑、入迷、关心属于______式合成词,证明、雪花、土方属于______式合成词,平台、考场、鸟瞰属于______式合成词,手软、事变、球拍属于______式合成词。 10、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 11、词的形态有两类,一种是______形态,如重叠。一种是______形态,如词缀。 12、“买了一车煤”和“买了一趟煤”中两个短语表示的关系分别是__述宾_______、_____述宾____。 二、名词解释(15分) 1、语言 2、音色 3、四呼 4、偏义复词 5、焦点 三、简述题(25分) 1、举例说明音素和音位的异同。 2、举例说明离合词和词组的关系 3、举例说明介词和连词的区别。 4、举例说明连动句的特点。 5、举例说明移就和粘连得异同。 四、分析题 1、分析下列词语词义的演变方式和类型。(10分) 穷 醒 舅 水分 堡垒 2、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歧义,并说明产生歧义的原因。(15分) 1) 他原来是个教师。 2) 他一天不吃饭都不行。 3) 反对南非种族主义的宣传。 4)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5) 直到小张弄懂为止,到半夜才回宿舍。 3、用框式图解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结构层次和语义关系。(7分) 1) 科学和艺术的共性在于他们都是认识活动。 2) 为我们提供了唯一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4、指出下列句子中补语的语义类型。(8分) 1水涨起来了。 2我们用火把衣服烤干。 3这场看样子下不下来。 4小鸟受伤的样子可怜极了。 5我在那里整整生活了11年。 6小姑娘被母亲打扮得花枝招展。 7久别重逢的人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5、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语法现象。(10分) 1、繁荣经济 2、稳定情绪 3、重男轻女 4、登泰山而小天下 5、淡泊名利 6、亲近小人 7、多了两个人 8、大我两岁 9、门口横着一条凳子 10、家里慌了两亩地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声音、意义 2、广东梅县话、下江官话 3、词根融合、附加、重叠 4、音高、音强 5、(f、h、x、sh、r、s) 、r 6、j、q、x 7、钟鼎文、小篆、隶书 8、会意,象形,指事,形声 9、动宾、补充、偏正、主谓 10、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11、构形、构词 12、述宾、述宾 二、名词解释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以语音为标准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符号系统。 2、音色:是声音的个性特色,决定于音波于颤动的形式,主要有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三个方面来决定,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 3、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的概念,按照有无韵头及韵头的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将韵母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韵母不是i、u、y,又没有i、u、y介音的,称为开口呼;u或有u介音的韵母称为合口呼; i或有i介音的韵母称为齐齿呼;y或有y介音的韵母称为撮口呼。 4、偏义复词:整个词的意义经常以其中的一个语素为基础,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已经完全消失,或者只起附加、衬托的作用,如国家、窗户等就是这类词。 5、焦点:在句子中,新信息的重点就是焦点,是说话者需要突出的部分,汉语中的焦点有三种:句末焦点、对比焦点和特指焦点。 三、简述题 1、1)、音位、音素的定义。 2)、相同:都是语音中最小的语言单位,就实际运用情况来看,音位往往表现为音素。 3)不同:第一:划分角度不同。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的,能否区别意义与社会密切相关。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即语音的自然属性划分的。 第二:作用不同。音位必须能够区分意义。音素不一定能区分意义。 第三:适用范围不同。音位只能在特定的语言和方言中归纳,而音素着眼于语言的自然属性,分析结果可以使用任何语言。 第四:单位性质不同。音位是抽象的音类,音素是具体的一个音,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 2、(1)离合词主要指的是动宾式的一些词,例如“毕业,见面,结婚,道歉,操心,”等,也可称为离合动词。词组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词组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2)联系与区别:离合词如果中间插入东西,则会变成词组,如“道歉——(向他)倒了个歉,操心——(净)操他的心”等等,这是二者的主要联系,但是二者更多的应该是区别和鉴定方法。下面讨论以下离合词的鉴定方法: A。凡组合成分中含有黏着语素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注意,经商,贷款,鞠躬,劳驾”等。 B搭配严格受限,即一个动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名词性成分组合,或一个名词性成分只能与一个动词性成分组合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例如动词性成分“毕”、“叹”、“聊”、“起”在各自相应的义项上,分别只能与名词性成分“业”、“气”、“天儿”、“哄”相组合;名词性成分“眠”、“殃”、“光”、“旱”在各自相应的义项上,前面也分别只能与动词性成分“失”、“遭”、“沾”、“抗”组合。 C非动宾式而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如“鞠躬,洗澡,游泳,睡觉,游行,考试,登记”等。这些词本来不是动宾式,而是联合式,后来却被人们用作动宾式,带有一种“强制转换”的意味,而且多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离合词。 D可以扩展有兼属名词或形容词的一定是离合词,不是词组。把这些兼类词视为离合词,一方面因为其中有些是比较典型的离合词,如“放心,争气,签名,吃惊”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即这些词本来是名词或形容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也确实是被当作名、形来用的),也是由于一种“强制转换”的作用才产生了这种离合词的用法。 3、参考张斌《新编现代汉语》P323 4、参考张斌《新编现代汉语》P419 5、1)、移就和粘连得定义 2)、共同点:都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把适用于甲事物词语临时应用于乙事物。 3)、区别:首先,从内容上,粘连所“粘”的大多不是表示性状的词语,而移就所移的是表示人的性状的词语。其次,从结构上看,移就所涉及的两项一般构成修饰关系,而粘连不以构成修饰关系为特点,主要要求本用与移用两种语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先后出现,显示“粘”的特点。(举例自己加上) 四、分析题 1、分析下列词语词义的演变方式和类型。 穷:原指不通达,现指贫穷,词义转移。 醒:古指酒醉而醒,今指睡醒。词义扩大。 舅:原指母亲的兄弟、丈夫的父亲,今专指母亲的兄弟。词义缩小。 水分:原指物体所含的水,先又可以指不真实、不必要加进去的成分。词义扩大。 堡垒:原指在冲要地点为防备而筑的坚固建筑物,现在扩大指不宜攻破的事物或思想顽固的人。词义扩大 2、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歧义,并说明产生歧义的原因。 1)、词义不明确(词的兼类,“原来”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副词) 2)、词义不明确(饭可以是米饭,也可是粮食) 3)、结构关系不同(可以是动宾,可以是偏正) 4)组合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 5)、语义关系不明 3、用框式图解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结构层次和语义关系。(略) 4、指出下列句子中补语的语义类型。 1、趋向补语 2、结果补语 3、可能补语 4、程度补语 5、数量补语 6、结果补语 7、时地补语 5、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语法现象。 参考张斌《新编现代汉语》P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