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教育学》考前模拟试卷二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正确答案:D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以下不属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领域的是() A.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B.整顿和规划师范教育 C.继续解决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D.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正确答案:B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 正确答案:B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的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相观而善之为摩 正确答案:A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面哪一次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努力实现“三个增长”?()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正确答案:B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正确答案:B 第 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运用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原理编写新的教材,这意味着() A.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正确答案:D 第 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 A.跳舞 B.摔跤 C.开车 D.射箭 正确答案:D 第 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A.促进学习的迁移 B.促进智慧的发展 C.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 D.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正确答案:D 第 1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的是() A.教育教学设计 B.改革教育教学内容 C.优化教育教学系统 D.扩大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D 第 1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是()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史ABC》 C.《教育原理》 D.《教育史》 正确答案:A 第 1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对颜元实学、设六斋有深刻影响的是() A.三舍法 B.苏湖教法 C.改革科举考试 D.对理学的批判 正确答案:B 第 1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 A.操作的熟练 B.操作的整合 C.操作的模仿 D.操作的定向 正确答案:A 第 1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爱因斯坦死后发现他的大脑皮层与常人无异,说明()并不起决定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文化 D.经济 正确答案:A 第 1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B 第 1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包的是() A.无政府主义者 B.马克思主义者 C.三民主义者 D.前三项全部 正确答案:D 第 1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 A.思想教育 B.高等教育 C.政治教育 D.劳动教育 正确答案:B 第 1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提出“正谊明道”,后来被朱熹发展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是() A.孔丘 B.老子 C.董仲舒 D.朱熹 正确答案:C 第 1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洋务学堂最早兴办是出于() A.培养外交翻译 B.国家统治需要 C.技术人才需要 D.后备力量培养 正确答案:A 第 2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正确答案:A 第 2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认为教育能够培养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是() A.人力资本理论 B.教育独立论 C.教育万能论 D.劳动力市场理论 正确答案:A 第 2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一教育观点的是() A.柏拉图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奥古斯丁 正确答案:C 第 2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下面哪一次教育体制改革,对农村基础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 A.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正确答案:D 第 2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习动机是() A.“我能行” B.“学好了就有奖励” C.“我喜欢” D.“我不得不学好” 正确答案:C 第 2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A.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C.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学习活动 D.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 正确答案:AWww.KaO8.CC 第 2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常用的启发式方法不包括()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反推法 C.爬山法 D.对比思维 正确答案:D 第 2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终身教育思想是由()提出来的 A.布鲁纳 B.保尔·朗格郎 C.马里坦 D.马斯洛 正确答案:B 第 2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不包括()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笼统 正确答案:D 第 2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1937年,法国教育部长()提出学制改革,实现初级中学教育的统一,有力冲击了双轨制 A.让·泽 B.郎之万 C.瓦隆 D.哈比 正确答案:A 第 3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我国有哪些法律没有专门规定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正确答案:B 第 3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人口环境 B.自然环境 C.政治制度 D.社会生产 正确答案:D 第 3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开放式问卷(非结构问卷)中问题的主要形式是() A.是否式与选择式 B.评判式与划记式 C.填空式与问答式 D.是否式与评判式 正确答案:C 第 3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制定者是()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正确答案:D 第 3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课堂知识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属于() A.近迁移 B.远迁移 C.自迁移 D.顺向迁移 正确答案:B 第 3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将个体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正确答案:D 第 3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京师同文馆的意义在于() A.洋务学堂的开端 B.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C.学习西方从观念到实践 D.以上综合 正确答案:D 第 37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目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效益论思想 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C.社会本位论思想 D.个人本位论思想 正确答案:D 第 3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知识就是力量”是()的命题 A.培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正确答案:A 第 3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教育科学研究中,不宜过多强调()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内在信度 D.外在信度 正确答案:B 第 4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是() A.布卢姆 B.赞可夫 C.维果茨基 D.加德纳 正确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