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译腔”你知道嘛?可能这个词有点陌生,但是“噢,我的上帝”“喔,我的老伙计们”……这些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今天帮帮要说的可不是影视剧上的翻译腔,而是我们在汉译英的时候容易犯的一些错误,一起来看看吧~ 纵观往年英语(一)考研翻译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者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或者非常明显的趋势和导向,就是对于比较难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文章的考查是加大比重了。这个体现在我们各个部分的题型当中,尤其以英译汉部分最为明显。这个也反映出我们的命题者在考虑到各位考研er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需要接触大量的专业英语材料,这些材料的特点就是语言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考研当中考查考生对复杂语言结构和复杂长难句的理解能力就成为了最近几年考试非常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英语二在形式和句式上,要求翻译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较英语(一)翻译五个划线句子,连贯性强,使得理解更容易;由于英语(二)的翻译部分属于段落翻译,而英语这门语言的在行文的上具有长短相间的特点,这便降低了英语(二)翻译部分整体上的难度,使得句式不像在英语(一)中那样,五句话句句长难句。在体裁上,考查我们理解所给英语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内容上较为生活化,涉及很多生活领域中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更加易于理解和把握。在分值上,满分为15分,根据文章相关部分的具体情况分配。 相对于英语(一)翻译部分考察要求,主要在于表达方面。英语表述逻辑和汉语有差别,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语言转换时,需要借助翻译技巧。常见的句子翻译技巧很多,包括长句化短,语序的调整,被动语态以及各类从句的翻译等。我们只需要满足大纲中提供的六字翻译标准,即“准确、完整、通顺”。如果说理解是在原文中选义的过程,那么表达就是在译文中选词的过程,即在译文中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法。 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少同学总是有着浓浓的“翻译腔”,这就会影响翻译的准确度与流畅度,读起来会十分别扭。那么“翻译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一、什么是翻译腔(translationese)? 就是“受到原文影响而导致译文不够流畅”的文体。 二、翻译腔都有什么表现? 在输出中文翻译时,头脑还停留在「英文思维」的模式,即使是中英文能力再好的人,也经常没有察觉出这些不流畅的地方。以下这10种情况在切换「语言思维」时要小心了别多了这些冗言赘字。 1.作为…… as引导的介词短语大多用作状语,as译为"作为"但在翻译时不一定要把as翻译出来哦! 例句: 原文:As a husband,Jack is affectionate. 翻译腔:作为一个丈夫,Jack十分地深情。 ►Jack是个深情的丈夫。 2.……之一 我们来对比一下“砚乃文房四宝之一”,“李白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之一”。 “砚乃文房四宝之一”,嗯,没问题。但再看看“李白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之一”,有点不对劲? 这句话若译成“李白是中国伟大的诗人”是不是简洁许多,也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呢? 例句: 原文:She is one of the famous writers. 翻译腔:她是有名的作家之一。 ►她是位有名的作家。 3.被动用法 中文里的被动用法不如英文常见,因此,在转换语言时要适时调整主动与被动的用法,译文读起来才比较顺。 例句: 原文:His opinion is not accepted. 翻译腔:他的意见不被大家接受。 ►他的意见大家都不接受。/大家都不接受他的意见。 4.关于……/有关…… 这与前面所提到的“作为……”十分类似,与英文相比,介词在中文里相对不怎么重要,因此在翻译as及about等介词时,一样可以多想想我们中文里是否有这样的用法,才不会显得画蛇添足。 例句: 原文:We have talked about norovirus today. 翻译腔:我们今天已经讨论过关于诺罗病毒的事了。 ►我们今天讨论过诺罗病毒了。 5.连接词 你会说“一年有春、夏、秋和冬”吗?相信不会! 但在翻译时,大家很容易把多余的“和”或是“以及”翻译进去。 例句: 原文:In the park,we sang and danced. 翻译腔:我们在公园唱歌和跳舞。 ►我们在公园唱歌跳舞。 6.复数 从句子里的某个单词是否加了s或是其他的形态变化来看,我们可以借此判断单复数,但是中文没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会在名词前加上“许多”或是数量,甚至不加修饰只透过前后文来强调复数,而不是加上“们”。 例句: 原文:All of the doctors in the city have disappeared. 翻译腔:在这城市所有的医生们都消失了。 ►这城市所有的医生都消失了。 7.修饰词太长 众所周知,修饰词是用来修饰、补充的,在一个英文单词前后加上几个形容词都可以,但是中文没有这样的用法。因此,如果遇到特别长的修饰词,不妨将原句切割成两三句,这样不仅能够完整表达原意,还能让语意更加通顺。 例句: 原文:I saw a boy who talks and looks like your brother. 翻译腔:我看到一个说话像且长得也像你弟弟的男生。 ►我看到一个说话像你弟弟的男生,而且他们长得也很像。 8.多余的修饰词 知道什么是多余的修饰词吗?举个例子:孙中山先生成功地推翻了满清。 因为推翻本身就是个已经“完成”的行为,因此无须再将原文中出现的successful翻译出来。 例句: 原文:Jessica is mainly seen as an outstanding singer. 翻译腔:Jessica主要地被视为一名卓越的歌手。 ►Jessica被视为一名卓越的歌手。 9.当…… 看到when,是不是就想译成“当……时”? 其实不需要每次都翻出“当”,否则整篇文章就如余光中先生所说:“五步一当,十步一当,当当之声,遂不绝于耳了!” 尤其有些句子加了“当”,你会发现整句话变得很像“英式中文”。 例句: 原文:When you finish the draft,send it to me. 翻译腔:当你写完稿子的时候,把它寄给我吧。 ►稿子写完后就寄给我吧。 10.弱动词 举个例子,像press(压)这个字可以转变为applypressure,也就是施加压力,这里的apply就是弱动词。 在此弱动词为意思比较笼统的动词,而目前中文最常出现的弱动词,大家一定猜得到,就是“进行”“作出”。如果被滥用,许多动词将会慢慢被分解成繁琐的短语,失去动词本身的力量。 例句: 原文:The audiences gave good reactions to the speaker last night. 翻译腔:昨晚听众对演讲者作出十分热烈的反应。 ►昨晚听众对演讲者反应十分热烈。 三、怎样摆脱翻译腔? 对于历年考研英语各题型的难度,五大题型(完型、传统阅读、阅读新题型、翻译和写作)中要数翻译最难。从近年来翻译得分情况来看:理想的平均成绩徘徊在5分-5.5分之间,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分数在3分-3.5分之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在翻译这个题上处于劣势。 那么怎样才能在今后处理翻译题时转被动为主动,去掉“翻译腔”,提高翻译成绩呢?只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考研翻译将会得到理想的分值。 ►掌握历年考研翻译常考词组和短语 这就要求大家至少要把近十年的真题中出现的(包括划线句子以及上下文中的)词组都认真总结一遍,进行重复性的记忆。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应该有意识的系统复习总结最常考的语法点,包括时态、语态、从句、特殊句型、结构及用法、句子的完整性及一致性等,多分析长难句,在实际运用中检查和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提高实际英语应用水平,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大家还需要对考研阅读文章里面的长难句进行一个重点的突破。长难句往往由于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所以导致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很多时候造成了理解障碍,甚至理解错误,从而直接影响大家对题目的选择和判断。所以训练自身对于长难句句子结构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是我们提高考研阅读做题正确率的根本保证。 ►掌握英、汉语言差异 考研的翻译是英译汉,即在一篇长度大约40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中,划出五个句子,要求我们用准确的汉语翻译,即:原语言为英语,目标语言为汉语,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英、汉语言差异,诸如汉语习惯用主动,英语习惯被动;汉语是动态语言善用动词词组,英语是静态语言善用介词词组和名词词组;汉语习惯用简短句子,英语习惯用复杂句等等,针对这些语言特点我们都要铭记于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翻译的“信”、“达”、“雅”。 ►总结历年常考句型及特殊结构 总结历年常考句型及特殊结构,掌握翻译技巧,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近十年真题,总结出题类型,我们发现出题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被动语态、名词性从句以及一些特殊结构,像比较结构、否定结构、代词和非谓语动词的翻译。总结考点还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步骤,只有这样我们在应对翻译时才能得心应手。 ►多做练习 俗话说“熟能生巧”,所以说做相当数量的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们选择什么材料来练习呢?首先是近十年翻译题每年的五个划线句子,其次是翻译的上下文;再就是每年传统阅读中的长难句。 最后,在提醒各位小伙伴一句,近十年翻译题每年的五个划线句子,一定要把它每个单词及它的其他意思都查清楚,记下来,每年考研的翻译考察的词都能在以前的真题翻译句子里找到,可想而知,以前真题翻译有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