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躲不过的“周年”
2019-03-08考研政治真题的考查,除了注重时政热点结合之外,还非常关注当年的周年纪念考点。而且周年纪念考点一般情况下大多出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比如,2014年的毛泽东诞辰周年纪念、2015年的甲午周年纪念等等。2016年的的考研政治真题,依然关注到了部分重大周年纪念。从现实角度说,今年考研政治的周年纪念相对较多。如,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
-
2016年考研政治史纲多选题解析:考题多出自课本
2019-03-08今年史纲多选题比较容易,基本上出自课本基础知识。提醒广大考生做题要认真,注意出题陷阱。27.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原因主要是A. 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B. 他们遭到了以慈植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C.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D....
-
2016年考研史纲真题中唯一的计算题如何算?
2019-03-08在2016年考研政治试卷中,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可谓是陷阱重重,在这里主要解读一下多选第28题。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20% B.50% C.100% D.200%这道题一出现,估...
-
2016年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考点分布:与2015很相似
2019-03-08一、(2016年真题)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
-
2016考研政治题解析:难度适中重考查时政运用能力
2019-03-082016考研政治的考试刚刚落下帷幕,从整体来看,2016年考研政治试题依然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回避热点,更加注重考查时政和运用能力。与15真题相比,整体难度适中,略有降低,详情如下。一、题型及分值没变题型仍然是选择题和分析题,依然采取花卷的形式。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17题,每题2分,分析题5题,每题10分。二、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更加...
-
2016考研政治解析:子科目相互渗透,有宏观复习思维
2019-03-082016年的考研政治科目已经落下了帷幕,今年大家普遍反映题目并不难,但不之如何下手,纵观自2010年至今的考研政治课的命题特点,充分反映了政治这门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时政性、五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重点恒为重点性等特点,而且在政治课的复习中还是要关注历年真题的。下面,解析一下2016年的真题。试卷结构还是单选题1-16题,每题1分,共16分;多选题17-33题,每题2分,共34分;34-38是...
-
2016考研《政治》分析题答案(勤思考研版)
2019-03-08政治大题1:四个全面(1)“四个全面”对规律的揭示基于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规律的揭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所以能揭示规律,是因为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研究生英语答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治国理政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规律的揭示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
-
2016年考研《政治》分析题答案(新东方在线)
2019-03-08大题1:四个全面(1)“四个全面”对规律的揭示基于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对规律的揭示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所以能揭示规律,是因为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治国理政的重大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规律的揭示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长期实践中,持续不断...
-
2016年考研《政治》分析题答案(跨考版)
2019-03-08材料分析题34. (1)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的认识要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主观(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和客观(事物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的矛盾。认识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
-
2016年考研《政治》分析题答案(文都版2)
2019-03-08三、材料分析题34.(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作为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从而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