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

当前位置: 大学士考试网 > 考研 > 专业课
  • 六、针灸学(一)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2.腧穴的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3.腧穴的定位方法。(二)经络腧穴各论1.十四经腧穴的主治概要。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头维、下关、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

  • 三、中药学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 四、方剂学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及其应用。3.“七方“、“十剂“、“八阵“的内容及实际意义。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5.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具体运用。6.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7.常用剂型的性能...

  • 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在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方面的体现。(2)辨证论治: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

  • 二、中医诊断学(一)绪论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2.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3.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症结合。(二)望诊1.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及神乱的表现与临床意义。2.望色:常色、病色的概念、特征及临床意义,五色的临床意义。3.望形体:强、弱、胖、瘦的表现与临床意义。4.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与临床...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中药学】考纲变化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修改为: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删除)四气、五味、归经、升降...

  • (一)医学职业素养1.医德规范的基本内容。2.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十项专业责任。(二)医患关系1.医患关系的性质。2.患者的权利和义务。3.医生的权利和义务。4.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三)临床伦理1.临床医疗的伦理原则及应用。2.临床试验的伦理原则及应用。(四)卫生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针灸学】考纲变化(一)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2.腧穴的治疗作用(改为:主治特点)及主治规律。3.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删)。(二)经络腧穴各论1.十二(改为十四)经腧穴的主治概要。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方剂学】考纲变化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删除了:方剂学在中医药学忠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及其应用。删除了:(“八法”)的基本理论3.“七方”、“十剂”、“八阵”的内容及实际意义。删除了:理论、具体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5.配伍的目的...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内科学】考纲变化(一)总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二)各论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临证备要。(将2016考纲要求的研究进展改为临证备要)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增加:心衰)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