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

当前位置: 大学士考试网 > 考研 > 专业课
  • 1、静息电位的原理。在安静状态下,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基础。在细胞外液中Na+、Cl-、Ca2+浓度要比细胞内液要高,细胞内液中K+、磷酸盐离子浓度比细胞外液要高,这主要是由于质膜对各种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和主动转运儿形成和维持的。此外,安静时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对Na+、Cl-、Ca2+也有一定的通透性,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性基地,故K+能以易化扩散的形式顺浓度梯...

  • 一、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是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相对为正,膜内相对为负。⑴形成条件①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离子不均匀分布);②安静时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⑵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⑶特征: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动作电位AP⑴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

  •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1)兴办学堂:万木草堂(1891年,康有为,广州);时务学堂(1987年,梁启超、谭嗣同,长沙);通艺学堂(1894年,严复,北京);北洋西学堂(1895年,天津);南洋公学(1896年,上海);经正女学(1898年,上海);(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1895年,康有为,...

  •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第一任教育总长为蔡元培(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7月颁布的民国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2)颁布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学校系统令》,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从纵向来看分为蒙养院、初等小学堂(4年)、高等小学堂(3年)、中学堂(4年)、大学预科(3年)、大学本科(3-4年)和大学院,...

  •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①英华学院:1818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创立,1843年前往香港,为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近代学校;②马礼逊学堂:1839年布朗在澳门建立,为第一所在中国本土建立的近代学校;③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主要在开埠的港口,绝大多数为小学教育的程度,规模小设施差,主要面向贫民子弟,一般都设立天文、地理、数学等科目;2.洋务学堂的兴办(1)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最初目的是为了培养洋务运...

  • 1、从做中学: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缝纫等形式。在杜威看来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在杜威看来,在“从做中学”时,必须排除由于外部强制或命令的行动、不能将行动的人引入未来更广阔的领域的行动以及习惯性和机械性的行动。...

  • 《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法案》内容:⑴加强国家对学校的领导权。⑵延长教育的年限,从5-15岁,有条件的地方延长到16岁。⑶初等学校的划分,5岁以下是托幼教育,5-7岁是幼儿学校,7-11岁是小学。⑷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衔接。⑸职业教育,规定各地教育实验部设立职业学院,16岁以上未进大学的青年进行职业训练⑹规定宗教教育。这个法案确立了二战以后英国教育的基本模式31、八年研究:1932年大学与中...

  • 34、要素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是巴格莱,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科南特(Conant)和里科弗(Rickover),主张加强智力训练,提高学生学业标准,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35、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Maritain),核心是提倡基督教育,强调教育属于教会,重视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宗教信仰的复兴,培养真正的基督徒。36、永恒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哈钦斯(Hutchins)、...

  • 25、儿童之家:1907年,蒙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她将最初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修改,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的了极大的成功。26、自由-纪律-工作的关系;儿童-教师-环境的关系。⑴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主张赋予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力量。她强调...

  • 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2、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4、法的基本特征5、法起源的一般规律6、法系的概念、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的区别7、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8、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9、法律继承的根据和理由10、法的规范作用11、法的社会作用12、法的价值的基本特征13、社会主义法律价值体系的定义与特征14、法的主要价值:秩序、自由、正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