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机故事给你讲解:考研逻辑的二难推理题
二难推理,又叫假言选言推理,顾名思义,就是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相互结合的一种推理结构。 这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推理模式,和联言、选言、假言相比,它的组成结构相对复杂。在真题考查中,大家在此丢分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是没有判断出题目是一组二难推理的结构,由此导致错误解题,乱做一通。 所以,我们的重点就在于必须正确掌握二难推理的四种基本形式:简单构成式、简单破坏式、复杂构成式、复杂破坏式。接下来,跨考教育李俐老师就借助四个经典小故事,让大家瞬间领悟刁钻古怪的二难推理。 【故事一】 春秋时期,齐景公一天生病,非常难受。他派人去向天神祈祷,可是并没见好,于是他就怪罪于祈祷的人,想把他杀掉。齐国大夫晏子听闻此事,前来对齐景公说:“您以为向天神祈祷真的有用吗?如果天神有灵,您的过错就瞒不过他,祈祷好话也没用。如果天神没有灵,那向他祈祷又有何用?”齐景公听后大悟。 看懂没?为了解救无辜性命,晏子正是用了一个二难推理来说服景公认识现实。 我们来简要提炼他的推理过程: (1)如果天帝有灵,派人去祈祷说好话没用; (2)如果天帝没有灵,派人去祈祷说好话也没用; (3)事实上,天帝或者有灵,或者没有灵; (4)所以,派人祈祷根本没用。 这就是二难推理的第一种形式:简单构成式: 1、简单构成式: 如果A,那么C; 如果B,那么C; 或者A,或者B; 所以,必然C。 符号形式表达为: A→C, B→C, A∨B, 所以,C。 【故事二】 一天,大头儿子对小头爸爸说:“爸爸,我想要一架电子琴。” 爸爸说:“给你买了电子琴,我晚上在家还能安静地工作吗?” 儿子说:“没关系啊,我可以等你睡觉的时候再弹呗!” 听到这里,小头爸爸更不愿给儿子买电子琴了。 为什么,因为爸爸脑中构建了一个二难推理: (1)如果给儿子买电子琴,那他就不能晚上在家安静地工作; (2)如果给儿子买电子琴,那他就不能晚上在家安静地睡觉; (3)他或者要安静地工作,或者要安静地睡觉; (4)所以,必然不能给儿子买电子琴。 这就是二难推理的第二种形式:简单破坏式: 2、简单破坏式: 如果A,那么B; 如果A,那么C; 或者非B,或者非C; 所以,必然非A。 符号形式表达为: A→B, A→C, ¬B∨¬C, 所以,¬A。 【故事三】 众所周知,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绍剧在演绎这一情节时,突出体现了孙悟空的心理过程。当他举起金箍棒准备第三次去打白骨精的时候,他进退两难,自言自语道: (1)如果我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默念紧箍咒,并把我赶走; (2)如果我不打死这个妖精,那么师父就会被妖精吃掉; (3)事实上,我或者打死妖精,或者不打死妖精; (4)所以,或者师父念咒把我赶走,或者师父被妖精吃掉。 这就是二难推理的第三种形式:复杂构成式: 3、复杂构成式: 如果A,那么C; 如果B,那么D; 或者A,或者B; 所以,或者C,或者D; 符号形式表达为: A→C B→D A∨B 所以,C∨D 【故事四】 老师说:如果晴天就出太阳,如果刮风就有落叶。 大宝说:现在没出太阳或者没有落叶。 小宝说:所以现在一定没晴天或者没刮风啦。 这就是二难推理的第四种形式:复杂破坏式: 4、复杂破坏式: 如果A,那么C; 如果B,那么D; 或者非C,或者非D; 所以,或者非A,或者非B; 符号形式表达为: A→C B→D ¬C∨¬D 所以,¬A∨¬B OVER!只要大家把这四种形式掌握到家,解决相关题目必然妥妥的没问题! |